
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(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, Shenzhen),簡稱“港中大(深圳)(CUHK-Shenzhen)”,是一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,按照《中外合作辦學條例》設立,傳承香港中文大學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,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。
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采用與國際接軌的理事會管理機制,采用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,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。學校的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、中英并重的教學環境、書院制傳統、通識教育、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。
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設有經管學院、理工學院、人文社科學院、數據運籌院、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以及研究生院,并設有覆蓋理學、工學、文學、社會科學、經濟學和管理學,共計14個本科專業和11個研究生專業。
學術水準:
港中大(深圳)將采用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術質量監控以及學位頒授標準,由港中大教務會負責審批和監督港中大(深圳)的學位課程,并指導及管理授課和教學有關事宜,監管港中大(深圳)學位資格認證的水準。港中大(深圳)錄取的學生亦會注冊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。畢業證書方面,兩校的證書在形式上大致相近。港中大(深圳)的畢業證書上,會有文字注明系于港中大(深圳)修讀學業。
科研成果:
港中大(深圳)秉承和發揚香港中文大學的優良學術傳統,適應珠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,結合國際學科發展趨勢,強調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,目前重點發展的研究領域與方向包括機器人與人工智能、大數據與數據科學、新能源與能效管理、現代生物信息工程、經濟金融與物流、新型材料科學等,提升對全省及深圳市重點行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。
截止2019年底,港中大(深圳)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、科技部、國家發改委、教育部、廣東省、深圳市、龍崗區科技項目以及橫向合作等項目330余項,總經費約9億元。學校教員的薪資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于孔雀計劃的補貼,另外各種基金會與私人捐助也是學校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。
2017年,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率達42.1%,資助率位居廣東省第一,遠超全國平均資助率21.5%。
科研平臺:
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結合學科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,依托學校優勢學科,以重大項目為牽引,強化產學研協調創新體系建設,深入參與粵港澳創新圈建設,建設了一批國際一流的創新平臺。截止至2018年5月,港中大(深圳)科研平臺包括多個重點研究院和專業領域平臺,科研平臺建設初具規模。


- UniSA南澳大學學術不端申訴成功率分析 2025-07-18
- UniSA南澳大學撤課申訴成功率 2025-07-18
- 英國留學生補考輔導避雷哪家 2025-07-18
- 加州理工學院MA1abc課程學習難點應對策略 2025-07-18
- 加州理工學院數學專業課程輔導避雷 2025-07-18
- 芝加哥大學ECON20000課程輔導補習 2025-07-18

- 英國留學生補考擔心掛科找哪家輔導? 2025-07-18
- 紐約大學ACCT-UB.0004管理會計課程能輔導嗎? 2025-07-18
- 普利茅斯大學學術不端怎么應對? 2025-07-17
- 普利茅斯大學收到勸退郵件怎么辦? 2025-07-17
- 普利茅斯大學無上限補考怎么申請? 2025-07-17
- 阿德萊德大學改分申訴成功率是多少? 2025-07-17